2015中國.河南魅力文化

[中國.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崗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1

位於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行前我很期待的景點之一,因為這裡主要開鑿於北魏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目前雖已破壞嚴重,但還是相當值得一看。

TD9A2835

如果趕時間的話可以自費搭乘電瓶車進入園區,可以省掉不少腳力,回程最好保留半小時步行時間到停車場。

TD9A2841

沿路上綠樹與橋面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還沒進入前就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還有鳥類不停的在上方悠遊著,來到這裡會有令人放鬆的感受。

TD9A2847

進入票價120RMB,算算價格還真是不便宜,但還是吸引中外各國旅客來訪,入口時需驗票。

 

TD9A2851

TD9A2866

在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TD9A2858

龍門石窟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龍門中街13號
電話:0379-65981299
開放時間:請見上圖,依季節會有不同時間。

入口不返程,也就是逛的時候是繞一圈的方式,不過西山比較有看頭,東山有白居易之墓,我們僅看了西山。
TD9A2869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窟、路洞等,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淨土堂、龍花寺、极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TD9A2875

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大約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界陀佛端坐在順彌台上,面颐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例匀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别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蕯。特别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蕯,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静。

TD9A2879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

TD9A2894

TD9A2895

TD9A2884

 

龍門石窟經過風雨艷陽風化的程度漸漸消失,石窟要通往每一處都需要爬不同的樓梯沒有連結,這部份會比較吃力些。

TD9A2897

 

像不像是大家拍照時在比YA?!

 

洛陽龍門石窟賓陽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剪刀手”手勢其實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故而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

TD9A2906

TD9A2904

TD9A2902

TD9A2907

TD9A2912

TD9A2910

 

有許多佛像的頭部都被破壞,有些是取下來賣往國外換取金錢,目前已有管制保護,不然繼續破壞,後人應該也看不到了…

TD9A2919

 

TD9A2915

TD9A2914

TD9A2925

 

遇見一蓮花座上老人家正在拍照,真的很有幾分氣勢。

TD9A2921

TD9A2930

TD9A2932

 

對岸東山上有香山寺,景色也很美麗,從此地可遠觀龍門石窟的景致。

TD9A2941

TD9A2939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TD9A2942

 

洞口南側還有一尊菩薩像,她是龍門石窟唐代眾多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菩薩通高85厘米,頭部向右傾斜,身體成“s”形的曲線,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

TD9A2944

TD9A2950

TD9A2953

TD9A2947

TD9A2955

 

蓮花洞因窟頂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而得名,大約開鑿於北魏年間。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

TD9A2959

TD9A2961

 

仔細看壁面上還有郭公路和方公路,猜想是當時此路是我開的印記吧。

TD9A2963

TD9A2969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畢,長寬各30餘米,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TD9A2979

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里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託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TD9A2975

 

飽經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榮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TD9A2981

奉先寺的九軀大像的背後有很多長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人們為了保護大像龕,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簷式建築,這些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TD9A2973

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TD9A2983

也有民間傳說此佛像是依照武則天的面貌所刻,是否真是如此已不可考,但龍門石窟在藝術與當時的中國工藝留下了深刻的一章,時至今日,真的很有歷史價值,很值得一看。

延伸閱讀:

[中國.河南]河南魅力文化6天5夜之旅~總行程說明 
[中國.河南]隋唐洛陽城重現盛世~天堂&明堂華麗萬千

[中國.河南]河南鄭州藝術中心~白天與夜晚的美麗新區
[河南.美食]北京大鴨梨酒店~店內必嚐金鴨梨不是鴨?

加入Viviyu小世界粉絲團接收即時訊息不漏接

延伸閱讀

留下一個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